植物簡介
三角梅學名光葉子花,別名:寶巾、簕杜鵑、小葉九重葛、三角花、紫三角、紫亞蘭、三角梅,是紫茉莉科、葉子花屬藤狀灌木。莖粗壯,枝下垂,無毛或疏生柔毛;刺腋生,長5-15毫米。葉片紙質,卵形或卵狀披針形,喜溫暖濕潤氣候,不耐寒,喜充足光照。品種多樣,植株適應性強,不僅在南方地區廣泛分布,在寒冷的北方也可栽培。原產巴西。我國南方栽植于庭院、公園,北方栽培于溫室,是美麗的觀賞植物。花入藥,調和氣血,治白帶、調經。
不同的氣溫、不同光照、不同水分條件下進行相對比較分析。結果發現,三角梅盆花因溫度降低到一定程度而進入被迫休眠狀態;在非休眠期,三角梅因光照不足出現非正常落花,加上水分充足而花朵早謝;在休眠狀態的三角梅對光照強弱不敏感,但因溫度低而顯壽命長,因水分少也顯壽命長。
三角梅喜溫暖濕潤氣候,不耐寒,喜充足光照。品種多樣,植株適應性強,不僅在南方地區廣泛分布,在寒冷的北方也可栽培,只是在北方花色較單一。
三角梅生長迅速,生長期要注意整形修剪,以促進側枝生長,多生花枝。修剪次數一般為1~3次,不宜過多,否則會影響開花次數。每次開花后,要及時清除殘花,以減少養分消耗。花期過后要對過密枝條、內膛枝、徒長枝、弱勢枝條進行疏剪,對其他枝條一般不修剪或只對枝頭稍作修剪,不宜重剪,以縮短下一輪的生長期,促其早開花、多次開花。
三角梅生長勢強,因此每年需要整形修剪,每5年進行1次重剪更新。時間可于每年春季或花后進行,剪去過密枝、干枯枝、病弱枝、交叉枝等,促發新枝。花期落葉、落花后,應及時清理。花后及時摘除殘花。生長期應及時摘心,促發側枝,利于花芽形成,促開花繁茂。對老株可短剪一些。三角梅具攀援特性,因此可利用這一特點進行綁扎造型,可整成花環、花籃、花球等形狀,必要時還可設立支架,造各種形狀,如花柱等。
若想國慶節見到三角梅開花,可提前將盆放于暗室進行避光處理,因其為短日照花卉。時間在8月初左右,將盆栽三角梅置于不漏光的環境中,每天從下午5點開始至第2天上午8點完全不見光,這樣保持50天,每天噴水降溫。正常澆水,每周增施磷、鉀液肥或蹄片赦肥。如此國慶節可見到絢麗的三角梅。